華新燃氣集團應縣生物質能源綜合利用項目:畜禽糞污 變廢為寶
本報訊 8月16日,在應縣多個村莊,肥黑的沼液通過沼液管伴隨澆地用水流向6000余畝農田。畜禽糞污綠色全循環利用“最后一公里”在華新燃氣集團應縣生物質能源綜合利用項目被成功打通。
“該項目作為全國首個能夠直供工業用戶的生物質能源綜合利用項目,體現了全過程循環利用理念,實現了生物天然氣高值化利用,以及現代‘畜→沼→肥’模式的可持續發展,有效帶動區域內農業產業鏈循環。沼渣返回牧場替代傳統沙墊床,實現了環境保護→碳減排→清潔能源→循環農業四位一體的可持續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真正達到了社會、經濟、生態效益的高度統一。”農業農村部沼氣科學研究所專家李景明說。
2019年,農業農村部把應縣列為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試點縣,在省直有關部門、地方政府的積極指導跟進下,華新燃氣集團生物質能源綜合利用項目落地建成,該項目占地121畝,一期投資1.36億元,可年處理牛糞20余萬噸,年產沼氣近1100萬立方米,年產生物天然氣460萬立方米,年產固態有機肥2.9萬噸,沼液量約為11.7萬噸。2022年3月,該項目生產的生物天然氣正式進入燃氣管線,直供當地陶瓷工業園,為工業生產提供熱能;沼渣經過無菌處理返回牧場成為低價優質牛床墊料;沼液作為富含氮、磷、鉀、氨基酸、有機質等營養物質的優質有機液肥近日實現大規模還田利用,為應縣鹽堿土壤改良、農作物增產提供“綠色營養”。
華新燃氣集團生物質能源開發公司總經理曹玉東告訴記者:“目前,我們已經鋪設沼液輸送管道13公里,可覆蓋周邊農田10萬畝,下一步我們將以應縣成功獲批‘全國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縣’為契機,依托生物天然氣項目減污降碳的產業特點,通過延伸產業鏈條,突破產業堵點,進一步開展沼液肥還田,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用實際行動學習踐行‘千萬工程’經驗,推動農村農業的綠色低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