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久久天天综线观看-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绕观看-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观看-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色综合久久手机在线-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歡迎訪問 華新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網站! 首 頁 集團簡介 新聞資訊 黨建引領 企業文化 科技創新 信息公開 社會責任
歡迎訪問 華新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網站! 首 頁 集團簡介 新聞資訊 黨建引領 企業文化 科技創新 信息公開 社會責任
供過于求,國內天然氣市場或陷入新的供需失衡?
日期:2024-04-26 12:33:07 來源:中國能源報 作者: 字體:          
日期:2024-04-26 12:33:07
來源:中國能源報
作者:
字體:          

一般而言,提及供需失衡首要想到的是供不應求,然而,供過于求同樣也是一種供需失衡的表現。在經歷過 2017-2018 年間供不應求的時期之后,2024 年我國天然氣市場需求增速或小于供應增速。展望未來,我們需要關注的是,我國天然氣市場是否將陷入新的供需失衡,這或許會刺激下游需求的釋放,進而推動供需調節機制的逐步形成。

中國天然氣市場正在從供不應求到供過于求的局面過渡我國受到國內經濟發展和環保要求的雙重影響,自 2017 年起大規模推進“煤改氣”工程,至 2018 年,“煤改氣”效應持續釋放,天然氣需求短期內快速增加。然而在兩年間,受需求激增影響我國天然氣供應在局部時段出現了極度短缺的情況,導致我國天然氣市場呈現供不應求的市場格局。自 2019 年起,國家更加注重上下游的協調推進,國內“煤改氣”推行力度放緩,供不應求的市場矛盾有所緩解,此后三年間我國天然氣供需始終處于緊平衡狀態。

2022 年,受地緣沖突影響,我國天然氣供應再現局部缺口,保供責任再次被推上風口。然而,隨著 2023 年的到來,市場回歸常態化,加之我國天然氣儲備較為完善,部分下游需求得以重新釋放。在資源優先保障前提下,2023 年以來,由于以歐洲地區為代表的天然氣庫存始終處于同期高位,疊加全球氣候變暖,國際資源流向地的消納能力下滑使國際氣價震蕩下行,我國 LNG 進口量及管道氣進口量均伴有明顯回升。然而,國內下游消費企業在經歷 2022 年高價行情后,跟進力度始終不及預期,市場價格也難有提升表現。直至 2024 年春節后市場回暖失敗,業內才逐步意識到當下我國天然氣資源處于偏充裕階段,國內天然氣市場正處于供過于求的失衡階段。

供應持續過熱,其增量或高于市場消費量的增加2023 年,國內天然氣總供應量為 3986.39 億立方米,同比增長 7.52%,其中國內自產 2306.8 億立方米,連續 7 年增量超百億方,進口總量為 1679.59 億立方米,同比增長 9.82%,其中 LNG 進口呈低基數下的回升,增速達 12.41%,在中俄東線超量完成年度供應氣量下,管道氣進口增量達 6.22%。

展望 2024 年,我國國內氣田將繼續發揮國內天然氣供應壓艙石作用,預計年產氣量仍將超過百億立方米,達到 2437.96 億立方米。同時,中俄進口管道將繼續按照計劃實施供氣,預計最晚于 2025 年達成 380 億立方米的進口規模, 2024年管道氣總進口氣量預計為 761.16 億立方米。LNG 年內進口量預計為 1116.75億立方米,仍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

據不完全統計,到 2024 年,預計將有約 450 萬噸/年的 LNG 長協合同按計劃向中國輸送 LNG 資源。此外,由于國際供需環境寬松,引發的國際現貨價格低位,正吸引著國內二三梯隊貿易商加大 LNG 進口量。截至發稿日,約有近 50 船現貨資源將在 2024 年分批到達中國市場,采購企業主要以能源公司、城燃企業等為主。

面對即將到來的淡季天然氣市場,國際氣價可能有進一步下滑空間。這正吸引著國內二三梯隊貿易商加大 LNG 進口量。因此,預計 2024 年我國天然氣供應,尤其是 LNG 進口,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可以預見天然氣市場整體供應仍將充裕,供應持續過熱下,上游資源方也承擔著一定“供應壓力”。

氣溫偏暖,下游消費難以消納上游資源

2023 年,我國及全球市場逐步恢復正常化,下游用氣企業進入復蘇階段,工業、物流等多個領域和指標均呈現出明顯的回升態勢。其中,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同比增長 0.8 個百分點,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LPI)同比增長3.23 個百分點。總體來看,供需關系保持相對平衡,雖然個別月份因極寒氣溫影響導致消費量激增,但很快被國內儲氣庫的調峰能力平抑,并未出現較大面積和長時間的供應缺口。

然而,2024 年的市場情況似乎并不樂觀。春節后的市場無效回暖似乎奠定

了全年的偏弱基本行情。2024 年 2 月中旬至上旬,由于春節假期和氣溫偏暖的影響,我國天然氣消費量難以實現較大突破。而節后本該隨著下游市場復工而上升的行情,因一場降雪被打回原形。盡管融雪資源暢通,市場價格也缺乏上漲動力。據市場了解,自 2024 年 2 月以來,我國管道氣資源較為充裕,部分城市燃氣出現月內氣量未完全消化的現象,導致管道氣現貨價格呈現下滑走勢。據卓創資訊的市場調研,部分地區管道氣上載價格有所下調,2 月對比 1 月國內主要地區管道氣現貨價格平均下調 1.4 元/方。此外,LNG 市場也缺乏有效支撐,價格不斷下探。據統計,2024 年 3 月 13 日,我國 LNG 地區成交均價為 4074 元/噸,處于近三年同期的歷史低位。然而,即便價格已經偏低,消費市場并未出現較大反應。這表明,上游供應資源對下游消費市場的覆蓋過于充足,可能導致我國天然氣市場逐步向買方市場過渡,進而陷入供過于求的供需失衡階段。

供需平衡的調節或將刺激終端市場需求潛力的進一步釋放

在上游資源保量穩價和國家對綠色能源轉型的支持下,預計 2024 年我國天然氣需求將出現集中釋放。在管道氣市場方面,工業及發電板塊的增量潛力最大。

隨著工業“煤改氣”進程的加快,用氣效率和經濟性將繼續提升。根據卓創資訊預測數據,2024 年我國工業用氣消費量將達到 1707.92 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4.2%,到 2028 年,工業用氣消費量預計將達到 2553.65 億立方米,五年復合增

長率為 11.29%。同時,主要電力消費省份的氣電裝機增量也將有所增加,天然氣發電的清潔屬性和靈活調峰作用將得到充分發揮。卓創資訊預測,2024 年天然氣發電消費量將達到 785.07 億立方米,同比增長 7.18%,到 2028 年,發電用

氣消費量預計將達到 1189.02 億立方米,五年復合增長率為 10.17%。

在 LNG 市場方面,明顯的油氣價差將吸引越來越多的油頭車向氣頭車進行轉置替換,預計天然氣重卡銷量將再創佳績。卓創資訊預測,2024 年我國 LNG 車用量為 1917.27 萬噸,同比增長 25.89%。此外,LNG 船舶和內河加注站的用氣增量空間也將較大,卓創資訊預測,2024 年內河 LNG 船舶用量為 122.38 萬噸,同比增長 38.07%。

雙碳及能源安全背景下,天然氣作為綠色能源轉型的過渡作用明顯長期來看,清潔環保固然重要,但能源安全仍不能忽視。在國內天然氣市場供需調節過程中,天然氣供應量和消費量呈同步增長趨勢,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也將逐步攀升,卓創資訊預計,截至 2028 年,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達 52.17%,較 2023 年增長 9.34 個百分點。天然氣作為中國能源轉型的重要抓手,其在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轉變中的過渡作用至關重要。隨著國家對新能源市場的大力支持和發展,天然氣后期的發展方向亦是與新能源的協調、融合發展,在變局中求互補,在不變中奠基石。

綜上所述,天然氣市場的供需失衡并非會長期存在,供需雙方存在一定的市場調節機制,總歸而言,天然氣作為過渡能源的作用更為明顯,市場也在朝著更為清潔、低碳的方向發展。

相關鏈接
晉ICP備12002707號